韵书
阴平 中間 衣冠 竿 觀看 穿 地名 參考 同暄、煊,又人名馮煖 占卜 濺濺,水疾流貌 負也 流入也 篿 扁舟 綸巾 縿 與浛同。沈也 蹿 頒通作朌 𩽾 辿 𨟠 广 𫍽 𨭉 𫓶 𬸣 𫗴
阳平 艱難 便安也 引也 硏究 沿 可汗 篿 骿 𫘪 𬘫 𫍯 𬸪 𫄧 𫠊 𤩽 𫔍
上声 斂也 舒卷 少也 欿 檿 𬊤 𬙂 弿 𡎚 𬒗 𪩘 𬸘 𩾃 𬘘
去声 災難 殿 傳記 线 樓觀 便 樹幹,幹練 舒卷 間開 冠軍 占據 躁急也 名詞 漸次 封禪 打轉、屢次 所負也 廿 隔也 嬿 𬘬 𬜬 奿 𪾢 𬇕 𬣡 𫢸 𬶠 𫮃 𬀪 𨚕 溿
古文:𨢽

  • 唐韻》素官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蘇官切,𠀤音𩆑。 (寒韻)
  • 說文》酢也。關東謂酢曰酸。《廣韻》醋也。《書·洪範》曲直作酸。《禮·月令》孟春之月,其味酸。《周禮·天官·瘍醫》凡藥,以酸養骨。《註》酸,木味。木根立地中似骨。《前漢·百官公卿表》廣安侯任越人爲太常,坐廟酒酸論。
  • 又《釋名》酸,遜也。遜,遯在後也。言脚疼力少,行遁在後,以遜遁者也。《嵆康詩》自致力所難,臨文情辛酸。
  • 又《正字通》悲痛曰酸。《後漢·公孫述傳》放兵縱火,聞之可爲酸鼻。
  • 又《韻會》寒酸也。今作寒畯。《范成大詩》洗盡書生氣味酸。
  • 又地名。《史記·秦始皇紀》將軍鷔攻魏,定酸棗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陳留有酸棗縣。
  • 又水名。《山海經》少陽之山,酸水出焉。《註》其味微酸,流入文谷水。
  • 又木名。《爾雅·釋木》樲,酸棗。
  • 又草名。《博雅》酸木,狐桃也。又《山海經》鼓鍾之山,有草焉,方莖而黃花,員葉而三成,其名曰焉酸。
  • 又鳥名。《山海經》景山有鳥焉,其狀如蛇而四首、六目、三足,名曰酸與。《註》𤣥覽云:三足之鳥,有酸𪇬焉。
  • 又《正字通》酸角,果名,生雲南臨安諸處,狀如豬牙,皁莢浸木和羹,酸美如醋。
  • 又《字彙補》酸雞,蟲名。
  • 又《韻補》叶荀緣切,音宣。 (先韻)
  • 《韓愈·秋懷詩》作者非今士,相去時已千。其言有感觸,使我復悽酸。